2024 年至 2036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测和趋势亮点
2023 年车载计算机系统市场规模为 7.0326 亿美元,预计到 2036 年将超过 28.9 亿美元,预测期内(即 2024-2036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 11.5%。2024 年,车载计算机系统的行业规模估计为 7.6796 亿美元。
由于过去几年商用车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此外,多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消费者提供了智能交通系统、任务管理、工作调度、视频监控和节油等先进技术,预计这些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增长。
车载计算机系统领域:增长动力与挑战
增长动力
- 对基于远程信息处理的预防性维护的日益关注
世界各地,各国都提出了更严格的检查指南和指令,以遵守最新的车辆安全标准,并扩大了测试法规的范围,将更多测试作为强制性要求纳入其中。预防性车队维护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发展,以改善运营成本。基于远程信息处理的定期预防性维护预计将激增对车载计算机诊断系统的需求。这一因素预计将在预测期内为市场带来丰厚的增长。 - 对高级连接和车内功能的需求
汽车 OEM 正在转向更先进和互动的信息娱乐系统,以提供奢华的车内体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主要包括提供视频流、导航、智能手机配对、语音识别、停车辅助等功能的设备。由于智能手机和 5G 技术的兴起,消费者现在可以将他们的智能手机与信息娱乐系统连接起来。例如,消费者可以从 Spotify 或 iTunes 流式传输音乐或向 OEM 发出各种任务命令。这些是预计在预测期内进一步推动全球车载计算机系统市场增长的一些因素。
挑战
- 车载电子设备的复杂性
车载电子设备或信息娱乐设备的操作相当复杂。它们具有复杂的编程和设置,很难学习。有时,除非消费者能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否则很难激活所有功能。此外,大多数消费者在使用电脑时遇到困难,需要学习某些指令。此外,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如何修复损坏的系统,不得不请别人来修理,这可能会很昂贵。据估计,这种操作复杂性将在预测期内阻碍全球车载系统市场的增长。 - 智能手机和小型手持设备的替代品
技术进步在给定时期内为市场提供了增长。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和手持设备等各种替代品的生产给市场带来了一些障碍。车载计算机系统可以执行的大多数任务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完成,而且它们比车载计算机系统更便宜。预计这一因素将在未来几年限制市场的增长。
车载计算机系统市场:关键见解
基准年 |
2023 |
预测年份 |
2024–2036 |
复合年增长率 |
11.5% |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3 年) |
7.0326亿美元 |
预测年份市场规模(2036 年) |
28.9 亿美元 |
区域范围 |
|
培养肉市场细分
车载计算机系统市场按应用、内存、订阅、车辆和地区细分。根据应用,全球车载计算机系统市场细分为安全计算机、性能计算机、便利计算机和诊断计算机。其中,安全计算机部分占据最大份额,因为人们越来越关注未来车辆的高级安全功能。随着人们对道路事故和交通问题的担忧日益增加,OEM 正计划在车辆中添加更多 ADAS 功能。ADAS 技术可以通过使用道路标志识别摄像头和基于 GPS 的限速器防止驾驶员超速的技术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转向远程信息处理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车载计算机系统。这些因素预计将在未来几年推动全球车载计算机系统市场的发展。
我们对全球市场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部分:
按应用类型 |
|
按内存类型 |
|
按订阅类型 |
|
按车辆类型 |
|
想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研究报告吗?我们的研究团队将涵盖您需要的信息,帮助您做出有效的商业决策。
定制此报告车载计算机系统行业 - 区域概要
根据区域分析,全球车载计算机系统市场分为五大区域,包括北美、欧洲、亚太、拉丁美洲和中东及非洲地区。根据地区,到 2036 年,北美市场将占据大部分收入份额,这得益于自动驾驶汽车的日益普及以及执法活动中对车载计算机系统的需求。预计美国对车队管理或乘客信息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将对北美市场产生积极影响。而由于该地区机动车产量的增加,预计亚太地区市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
车载计算机系统领域主导公司
-
- 兰纳电子公司
- 公司概况
- 商业策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表现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影响力
- SWOT 分析
- NEXCOM国际公司
- 艾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艾贝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捷伦
- IEI 集成公司
- 新加坡信通公司
- 東方科技
- 美国Portwell科技公司
- 罗达计算机有限公司
- 兰纳电子公司
In the News
2020 年 2 月 6 日: 知名网络和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NEXCOM International Co.宣布与台湾国立交通大学 (NCTU) 的O'Prueba Technology Inc.合作,共同打造基于云的网络性能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该技术有望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即在不放弃质量保证的情况下简化测试流程,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错误的风险。
作者致谢: Saima Khursheed
- Report ID: 2531
- Published Date: Oct 14, 2024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