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7 年全球市場規模、預測與趨勢亮點
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的規模在 2024 年達到 522 億美元,預計到 2037 年將達到 1,638 億美元,在預測期內(即 2025 年至 2037 年)複合年增長率為 2037%。到 2025 年,軟體定義基礎設施的產業規模預計將達到 570 億美元。
全球多家企業和政府越來越多地採用軟體定義基礎設施 (SDI),預計將在預測期內推動市場成長。政府和企業正在強調對舊資料中心進行現代化改造,以採用新興技術進步。 SDI 透過軟體提供對資源功能的業務控制,以提高可擴展性、營運效率和系統靈活性。 SDI 解決方案可協助資料中心透過簡化營運來應對日益增長的工作負載需求,同時提高資源利用率,從而實現更好的工作負載管理並降低營運費用。
全球各地的公司一直在聯手提供節能型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例如,2023年7月,HCLTech與施耐德電氣合作,為亞太資料中心打造環保解決方案。 HCLTech 和施耐德電機的策略聯盟展示了永續基礎設施如何作為營運績效和環保資料中心開發之間的重要催化劑。資料中心產業呈現出將 SDI 與永續發展相結合的普遍趨勢。

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雲端運算採用率上升:多個雲端平台的整合為管理多樣化 IT 基礎架構帶來了挑戰性的困難。 SDI 透過環境統一解決了這個複雜的管理問題,幫助企業優化資源分配和效能交付。 SDI 形成了一個抽象層,簡化系統對硬體的依賴,使企業能夠變得敏捷並快速擴展運營,同時滿足不斷變化的 IT 執行需求。此解決方案簡化了管理流程,同時提高了營運效率並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系統複雜性,因此它是現代雲端方法的關鍵基礎。
該公司一直在開發先進的解決方案來應對處理多樣化 IT 基礎設施的挑戰,例如,2024 年 10 月,Infoblox 推出了增強型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徹底改變了 DNS 和 IP 位址等基本服務的混合和多雲網路管理。 Infoblox 提供的企業解決方案可增強視覺性和自動化功能,以協助企業在多樣化和分散式雲端環境中營運。 Infoblox 解決方案簡化了重複性職責,使組織能夠將精力集中在關鍵目標上,並防止營運中斷和人為錯誤。該技術展示了 SDI 解決方案如何協助營運混合雲和多雲架構的企業在整個雲端部署中提供安全、簡化的雲端營運。 - 技術創新:現代軟體定義基礎架構 (SDI) 技術的開發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軟體定義網路 (SDN) 和軟體定義儲存 (SDS) 以及虛擬化解決方案。這些創新的結合為 IT 基礎架構帶來了更大的靈活性、增強的可擴展性和更高的效率,使企業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營運成本並簡化各自的網路。這些技術的綜合影響使組織能夠實踐強大的網路和儲存以及運算資源管理,從而提高基礎設施的敏捷性和回應能力。
Mirantis 於 2025 年 1 月推出了一個開源專案 Rockoon,該專案用於提供 Kubernetes 控制功能,管理 OpenStack 雲端生命週期作業。新的開源專案簡化了 Kubernetes 叢集上的 OpenStack 部署和管理;因此,業務運作可以實現與其雲端基礎設施更好的容器編排整合。
挑戰
- 缺乏標準化:標準化協議和框架的缺乏預計會阻礙軟體定義基礎設施 (SDI) 市場的成長,因為標準化會使 SDN 和 SDS 等不同組件之間的整合變得複雜,從而帶來營運挑戰以及更高的維護費用。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中的多個不相容組件阻止組織開發連接的可擴展系統,這反過來又使採用過程變得複雜。產品開發中的標準化缺陷導致供應商選擇專有的替代方案,從而導致協作機會減少以及創新系統開發的可能性。
- 不願意改變:不願改變軟體定義的基礎設施的採用構成了重大障礙。由於擔心潛在風險,包括營運中斷、停機時間延長以及過渡到 SDI 的高昂成本,組織常常不願徹底檢修現有 IT 基礎設施。這種阻力在遺留系統深深嵌入其營運的產業中尤其明顯。儘管具有長期效益,但對不確定結果的恐懼,加上遷移到新技術的複雜性,減緩了向 SDI 的轉變。
由於組織抵制對其現有系統進行更改,軟體定義的基礎設施的採用經歷了重大放緩。組織不願更換目前的 IT 基礎設施,因為他們面臨各種潛在威脅,包括營運中斷、長期服務中斷以及向 SDI 的昂貴過渡成本。行業內的組織對具有複雜遺留系統(這些系統透過其營運基礎設施深度分佈)的行業保持著強烈的抵制。由於組織擔心新技術遷移的不確定影響和複雜性,SDI 的採用面臨延遲。
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關鍵見解
基準年 |
2836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9.2%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 年) |
522億美元 |
預測年份市場規模(2037) |
1638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軟體定義基礎設施細分
型別(運算、儲存、網路)
由於業務對靈活、有彈性、可擴展的運算資源的需求不斷增長,計算細分市場預計到 2037 年將佔據超過 42.9% 的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份額。 SDI 允許組織大規模使用雲端原生應用程序,同時協助他們優化資源分配和安排工作負載,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現代化業務需求。 NVIDIA 於 2021 年 4 月推出的 BlueField-3 資料處理單元 (DPU),可將基本任務轉移到伺服器外部,從而提高 SDI 效能和系統效率。
邊緣運算與人工智慧工作負載的結合預計也將推動對基於軟體定義基礎架構的運算型解決方案的需求。 2023 年 1 月,英特爾推出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提高了人工智慧和基於邊緣的機器學習解決方案以及邊緣即時應用程式的運算能力。此解決方案能夠有效管理大規模的運算密集型處理需求,非常適合醫療保健、製造和電信業。 SDI 技術使企業能夠增強控制海量資料操作以及複雜運算需求的能力。
技術(虛擬化、容器、基礎設施自動化、編排)
在新興業務等因素的推動下,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的虛擬化領域有望快速成長。對高效資源管理以及可擴展性和降低成本的需求。透過虛擬化的概念,組織可以代表系統硬體來管理一台伺服器上的多個虛擬環境,從而優化可用資源。 VMware vSphere 7 Update 2 於 2021 年 3 月推出,旨在提高虛擬環境中的安全效能和工作負載管理功能。虛擬化技術現在使用整合的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框架,幫助這些系統在混合雲平台中運作。
虛擬桌面基礎架構解決方案也是近期軟體定義基礎架構 (SDI) 市場擴張趨勢背後的主要驅動力。 Microsoft 於 2024 年 9 月與 NVIDIA 聯手,透過基於 GPU 的 Azure 虛擬桌面功能加速遠端工作人員的平台,從而提高遠端工作人員的虛擬桌面效能。過渡到遠端工作營運的組織預計將從這種合作夥伴關係中受益,因為其目標是為最終用戶創造不間斷的體驗。市場對適應性強、安全、高效的運算環境的需求不斷增長,這與 Microsoft 的新 VDI 解決方案實施息息相關。
我們對全球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細分:
類型 |
|
部署模型 |
|
技術 |
|
最終使用者 |
|
想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研究报告吗?我们的研究团队将涵盖您需要的信息,帮助您做出有效的商业决策。
定制此报告軟體定義基礎設施產業 - 區域範圍
北美市場
到 2037 年,北美的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預計將佔據超過 49.7% 的收入份額,這歸因於對靈活 IT 系統的需求不斷增長,這些系統主要有利於醫療機構以及金融組織和政府部門。當數位轉型需要與可擴展性要求結合時,組織就會採用 SDI 解決方案。思科於 2022 年推出了 HyperFlex 4.0 平台,作為軟體驅動的解決方案,旨在簡化企業客戶的雲端基礎架構設定。本產品可協助企業快速執行混合雲和多雲環境擴展,同時提供對系統管理的控制。
區域主要參與者正在致力於提高營運效率並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事實證明,SDI 解決方案可以成功滿足這些要求。 IBM 於 2024 年 8 月重新定義了其 Red Hat OpenShift 混合雲解決方案,作為一個整合系統,可以跨多個部署基礎架構輕鬆實現混合工作流程控制。針對製造業和零售業的邊緣運算投資不斷增加,加速了軟體定義基礎設施的成長。
隨著組織尋求更好的資料安全保護和合規標準,美國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經歷了快速成長。由於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 (CCPA) 與日益增長的隱私問題相結合,在混合環境中帶來了適應挑戰,組織實施 SDI 解決方案來滿足監管要求並保護資料隱私。 VMWare於2022年6月推出基於SDI的平台VMware vSphere+,協助企業實現更好的基礎設施管理與強化安全措施控制。該技術透過支援組織的數位轉型計劃,幫助組織滿足多種合規性要求。
加拿大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的擴張主要得益於政府對創新以及智慧城市發展計畫的支持。為了實現數位轉型,城市已開始採用 SDI 解決方案,因為這些系統可實現更好的基礎設施效能,同時削減營運費用。作為國家持續推動生態責任的一部分,該國對永續資料中心的需求不斷增加,這種需求已在加拿大各地流行。加拿大企業越來越多地採用 SDI 解決方案來支援其綠色 IT 策略,因為這些解決方案在能源效率方面優於傳統 IT 基礎架構。 IBM 宣佈於 2024 年 4 月擴大在加拿大的業務,建立 Cloud Multizone 區域,以增強生成式 AI,並透過更有效率的能源利用來改善加拿大的商業雲端營運。
亞太市場分析
預計 2025 年至 2037 年間,亞太地區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將佔據重要的收入份額。印度、中國和日本的政府和主要公司繼續大力投資更新其資料中心和雲端框架,因為這些更新可以創造更好的營運效能和靈活的擴展能力。對 SDI 的投資持續成長,因為該技術可以簡化混合和多雲設定中 IT 資源的控制。
得益於 Kubernetes 和 OpenStack 等現代 SDI 工具的開發,整個地區的創新得以加強。幾家中國科技公司於 2023 年聯合起來,為 SDI 系統創建人工智慧程序,增強資源分配和自動化能力。此次合作表明,該領域對於在 IT 基礎設施系統中採用 AI 和自動化方法的興趣日益濃厚。
中國的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有兩個主要驅動因素,即數位轉型努力和技術自力更生的需求。透過國內企業和學術組織之間的策略聯盟來推動本地創新。騰訊雲於2024年11月透過針對海量資料設施效率提升與系統自動化的研究,建立了人工智慧驅動的SDI解決方案開發。中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和金融科技的發展對彈性IT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SDI已成為重要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國家的綠色運算倡議促使組織選擇 SDI 來運作具有更高能源效率的資料中心。 由於印度不斷發展的雲端服務生態系統對於支援該國的數位轉型至關重要,印度的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正在顯著成長。根據資訊和通信部的報告廣播,根據國家資訊中心 (NIC) 國家雲端服務增強項目,將於 2022 年建立 GI 雲端 (MeghRaj) 計劃,預計將實現國家雲端基礎設施的現代化,並滿足政府部門不斷變化的雲端需求。印度不斷擴大的 IT 新創公司催生了推動 SDI 技術創新的合作夥伴關係。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 於 2023 年與 VMware 合作開發統一的 SDI 解決方案,協助企業實現更好的敏捷性和資源管理效能。

主導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的公司
- 思科系統公司
- 公司概覽
- 商業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業務
- SWOT 分析
- Nutanix
- 戴爾科技公司
- Google Cloud
- 阿里巴巴集團
- IBM
- Oracle
- 英特爾
- 紅帽
- 亞馬遜網路服務
- Salesforce
- 微軟
- VMWare
- 聯想
- 慧與
由於主要參與者將先進技術整合到軟體定義基礎設施中,軟體定義基礎設施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迅速演變。他們專注於開發滿足嚴格監管規範和消費者需求的新技術和產品。這些主要參與者正在採取多種策略,例如併購、合資、合作和推出新產品,以增強其產品基礎並鞏固其市場地位。以下是全球軟體定義基礎設施 (SDI) 市場中的一些主要參與者:
In the News
- 2023 年 2 月,MICS 和 Nokia 合作,在 BICS 中實作了新的 SDN 控制器。網路。此控制器旨在自動實現網路上的最佳流量路由。
- 2021 年 3 月,IBM 推出了 IBM Cloud Satellite,它利用 SDI 原則為企業提供具有更高能源效率的雲端服務,滿足對永續發展資料中心不斷增長的需求。
作者致谢: Abhishek Verma
- Report ID: 7118
- Published Date: Feb 07,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