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網市場展望:
2025年微電網市場規模超過455.4億美元,預計到2035年將達到2,245.8億美元,預測期內(即2026-203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約為17.3%。 2026年,微電網的產業規模估計為526.3億美元。

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斷增長對市場成長起到了重要作用。據觀察,2021年大多數國家的能源消耗都有增加,其中中國成長1.3%,印度成長4.7%,美國成長4.7%,俄羅斯成長9%,歐盟成長4.5%。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對再生能源的日益關注,微電網正成為許多企業和組織青睞的解決方案。它們提供更可靠、更經濟、更永續的能源,同時減少能源生產對環境的影響。此外,微電網也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能源需求管理、能源儲存以及為電網提供輔助服務的方式。
此外,備用電源需求的不斷增長、各種技術進步的引入以及對微電網解決方案開發投資的不斷增加,也推動了市場收入的成長。此外,許多微電網公司的湧現以及政府推動微電網實施的舉措,例如SPIDER(能源可靠性和安全性智慧電力基礎設施示範計畫),預計將推動市場規模的成長。這些公司和專案致力於提供可靠、安全且經濟高效的能源解決方案。透過利用新技術並在政府、產業和學術機構之間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他們正在創造一個更永續的能源格局。
關鍵 微型電網 市場洞察摘要:
區域亮點:
- 到 2035 年,北美微電網市場將佔據約 38% 的份額,這得益於對可靠、不間斷電力供應和再生能源應用日益增長的需求。
- 到 2035 年,亞太市場將佔據 30% 的份額,這得益於農村地區快速的電氣化和基礎設施改善。
細分市場洞察:
- 預計到 2035 年,微電網市場中併網部分的份額將達到 68%,這得益於海上風電等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安裝增加。
- 預計到 2035 年,微電網市場中硬體部分的份額將達到 59%,這得益於再生能源投資的增加和智慧電網的發展。
主要成長趨勢:
- 微電網專案和安裝數量不斷增加
- 各種用途的微電網安裝不斷增加
主要挑戰:
- 過氧乙酸的高反應性所帶來的威脅
- 缺乏對過氧乙酸各種影響的認知
主要參與者:通用電氣公司、西門子股份公司、伊頓公司、施耐德電氣公司、霍尼韋爾國際公司、ABB 有限公司、S&C 電氣公司、Power Analytics 公司、Exelon 公司、HOMER Energy LLC。
全球 微型電網 市場 預測與區域展望:
市場規模與成長預測:
- 2025年市場規模: 455.4億美元
- 2026年市場規模: 526.3億美元
- 預計市場規模:到 2035 年將達到 2,245.8 億美元
- 成長預測:複合年增長率17.3%(2026-2035年)
主要區域動態:
- 最大的地區:北美(到 2035 年佔 38%)
- 成長最快的地區:亞太地區
- 主要國家:美國、中國、德國、日本、印度
- 新興國家: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新加坡
Last updated on : 8 September, 2025
微電網市場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微電網項目和安裝數量不斷增長—— 2019年下半年,全球共安裝了4470個微電網項目,規劃和安裝容量接近25吉瓦。在全球範圍內,遠端微電網以及商業和工業微電網約佔所有微電網容量的65%至70%。微電網因其可靠、彈性的能源供應以及與傳統電網系統相比更具成本效益而日益普及。日益增長的再生能源需求以及減少碳排放的需求正在推動微電網市場的成長。
- 擴大微電網安裝,滿足多種用途-例如,洛杉磯交通部於2021年11月規劃了一個新的電動車微電網計畫。該計畫由太陽能和儲能係統供電,將作為電動公車車隊的充電站。預計輸出功率約7.5兆瓦。太陽能微電網為這些公車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來源,減少了對柴油的需求。此外,它還減少了電網的能耗,有助於降低能源成本。
- 政府倡議提供高效可靠的電力供應——各國政府意識到提供高效可靠電力供應的必要性,尤其是在農村和偏遠地區,並正在投資微電網系統。例如,美國政府宣布將向全國17個微電網計畫提供超過2,000萬美元的財政援助,以更好地滿足偏遠地區社區的需求。
- 加強溫室氣體 (GHG) 減量措施-微電網系統可用於限制大型發電機的使用,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塔塔電力和洛克斐勒基金會計劃推出 TP 再生微電網,連接 500 萬印度家庭,並每年減少 100 萬噸碳排放。
- 電力產量不斷成長-根據國際能源總署的數據,2019年全球電力產量為617艾焦,比2018年成長2%。隨著電力需求的持續成長,對更可靠、更有效率的發電和配電方式的需求日益凸顯。微電網是一種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因為它能夠獨立於傳統電網發電和配電。
挑戰
- 微電網與現有電網整合的挑戰—微電網與現有電網整合的複雜性、整合過程的成本以及微電網市場缺乏標準化都是導致微電網整合困難的因素。這使得微電網公司進入市場更加困難,導致市場成長放緩。
- 安裝成本高
- 最終使用者缺乏意識
微電網市場規模及預測:
報告屬性 | 詳細資訊 |
---|---|
基準年 |
2025 |
預測期 |
2026-2035 |
複合年增長率 |
17.3%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5年) |
455.4億美元 |
預測年度市場規模(2035年) |
2245.8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微電網市場細分:
連接段分析
預計到2035年,併網型風電將佔68%的市場份額,這主要得益於離岸風電等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安裝量的增加。據觀察,2020年全球離岸風電裝置容量超過6.1吉瓦,成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第二大裝置容量年份。併網微電網可以幫助更有效率、更可靠地分配離岸風電。
此外,與電網連接的微電網能夠更好地整合再生能源,並增強抵禦斷電和中斷的能力。此外,與電網連接的微型電網能夠在斷電和中斷期間提供備用電源,這使得它們對企業、政府和其他組織極具吸引力。
提供細分分析
預計到2035年,硬體領域將佔據59%的市場。該領域的成長可歸因於對再生能源投資的增加以及智慧電網的發展,而這些都需要逆變器、儲能和功率轉換器等硬體組件。此外,對可靠高效儲能解決方案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儲能技術的創新(例如先進電池系統和其他儲能解決方案的開發),預計也將推動該領域的發展。例如,2022年4月,總部位於哥印拜陀的新創公司Cellex Battery Systems已為印度多個產業(包括再生能源儲能)推出了其尖端的儲能解決方案。
我們對全球市場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按連接性 |
|
透過奉獻 |
|
按應用 |
|

Vishnu Nair
全球業務發展主管根據您的需求自訂本報告 — 與我們的顧問聯繫,獲得個人化的洞察與選項。
微電網市場區域分析:
北美市場洞察
預計到 2035 年,北美微電網市佔率將超過 38%。市場成長的動力來自對可靠和不間斷電力供應日益增長的需求,尤其是在偏遠和農村地區,以及太陽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的日益普及。此外,政府對該地區智慧電網發展的支持措施和激勵措施將推動區域市場收入的成長。據估計,約有 9,000 台發電機組,總發電量超過 100 萬兆瓦,透過美國電網連接到超過 60 萬英里的輸電線路。此外,微電網計畫數量的增加,以及各國政府對建立清潔未來和支持該地區自然資源部門的日益重視,都將擴大市場規模。
亞太市場洞察
預計到2035年底,亞太地區微電網市場將佔據30%的收入份額,這得益於印度、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多個亞洲國家農村地區電氣化的快速推進,以及改善電力基礎設施的開發活動不斷增加。此外,農村地區對電力的高需求預計將推動該地區微電網市場的發展。一項調查顯示,印度農村家庭平均每月用電量為39度電。農村地區通常缺乏可靠的電網,這使得它們成為微電網系統的首選。與集中式電網相比,微電網更可靠、更具成本效益,並使農村社區能夠自行發電和儲存能源。
歐洲市場洞察
歐洲微電網市場將在2035年前保持顯著成長。歐洲各國政府日益重視智慧電網發展,以及住宅和商業領域對電力的需求不斷增長,是推動歐洲市場成長的主要因素。 2021年11月,英國贏得了一個微電網項目,為劉易舍姆東部格羅夫公園的居民和企業提供服務,該項目包含一個500千瓦的可再生能源系統和儲能係統,以及智慧電網管理。此外,傳統電力系統高昂的能源損耗率也促使人們採用微電網,因為這些系統可以幫助減少能源損耗,提供更有效率的電力供應。

微電網市場參與者:
- 通用電氣公司
- 公司概況
- 商業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影響力
- SWOT分析
- 西門子股份公司
- 伊頓公司
- 施耐德電機
- 霍尼韋爾國際公司
- ABB有限公司
- S&C電力公司
- 電力分析公司
- 愛克斯能公司
- 荷馬能源有限公司
最新動態
西門子股份公司創建了一套電網軟體套件,用於管理電網系統的複雜性。西門子智慧基礎設施開發了一套開放式模組化軟體套件。該套件包含一系列用於模擬、分析、監控和控制電網的工具。這使得公用事業公司能夠更輕鬆地優化系統、降低成本並提高可靠性。
佛羅裡達電力與照明公司 (FPL) 和通用電氣數位公司 (GE Digital) 在中佛羅裡達大學 (UCF) 開設了一個創新微電網控制實驗室。該實驗室將作為一個研究機構,探索提高電網可靠性和彈性的新技術和方法。
- Report ID: 3379
- Published Date: Sep 08,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
- 获取特定细分市场/地区的详细见解
- 咨询适用于您行业的报告定制服务
- 了解我们为初创企业提供的特价方案
- 请求报告关键发现的演示
- 了解报告的预测方法
- 咨询购买后的支持与更新
- 了解公司层级情报的附加内容
是否有特定的數據需求或預算限制?
常见问题 (FAQ)
See how top U.S. companies are managing market uncertainty — get your free sample with trends, challenges, macroeconomic factors, charts, forecasts, and more.
版权所有 © 2025 Research Nester。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