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物聯網感測器市場趨勢,2025-2037 年預測報告
物聯網感測器市場規模預計在 2025 年至 2037 年間成長 7,527.6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29.3%。預計 2025 年物聯網感測器的產業規模將達到 349.3 億美元。
物聯網 (IoT) 感測器可測量光、壓力、濕度、運動等物理參數,從而實現即時監控。它們是物聯網生態系統的支柱,允許設備相互互動並自動執行各個部門的任務。美國電信協會估計,到 2020 年,連網設備將超過 204 億台。由於數位化的快速發展,預計到 2025 年將呈指數級增長。由於智慧型系統的普及和連網設備的日益普及,預計物聯網感測器市場將在預測期內大幅成長。隨著全球數位化程度的提高,對物聯網感測器在不同應用中收集即時數據的需求不斷增長。
物聯網感測器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正在積極參與研發和產品創新,以保持其戰略優勢。例如,2024 年 2 月,OnePlus 推出了 OnePlus Watch 2,它可以在 Android 14 中提供一個中央樞紐,用於管理多個健身和健康應用程式的數據權限,並允許用戶將其健康數據與健康相容的應用程式同步。 2024 年 8 月,美敦力宣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批准整合了 Simplera Sync 感測器的 Simplera 連續血糖監測儀 (CGM)。

物聯網感測器產業:成長動力與挑戰
成長動力
- 工業自動化需求不斷增長:全球正在大力推動工業 4.0,這推動了能源、製造、物流等各個行業對自動化的採用。這些感測器透過優化生產流程來提高營運效率。製造商正在增強其物聯網感測器產品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例如,2023 年 5 月,義法半導體推出了首款使用壽命長達 10 年的防水 MEMS 壓力感測器,適用於工業物聯網擴充。
- 越來越重視醫療保健和醫療保健穿戴式裝置:在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之後,醫療保健產業對物聯網感測器的需求大幅增加,因為物聯網有助於遠端接觸患者並使用互連網路對其進行監控。對遠端患者監護、穿戴式裝置和互連醫療設備的需求正在推動物連網感測器市場的成長。此外,追蹤個人健康狀況的智慧手錶和其他穿戴式裝置的受歡迎程度飆升,推動了收入成長。例如,印度品牌資產基金會 2023 年 11 月的報告指出,印度市場的智慧手錶銷售量猛增 21%。
- 無線技術的快速發展:5G 和低功耗廣域網路 (LPWAN) 等更快、更可靠的無線技術的出現正在推動物聯網感測器市場的發展。由於先進無線技術提供的無縫連接,物聯網感測器可以在遠端或大規模環境中運作。這擴大了覆蓋範圍,使物聯網感測器能夠維持各行業的即時數據傳輸。世界經濟論壇表示,2020 年,全球 5G 用戶預計將達到 26 億,佔世界人口的 65%,到 2025 年底,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預計將達到 50 億。佔世界人口的 65%,到 2025 年底,全球蜂窩物聯網連接預計將達到 50 億。
挑戰
- 安全與隱私問題: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確定了與物聯網設備相關的三大風險緩解目標,即保護設備安全、保護資料安全和保護個人隱私。由於物聯網感測器收集健康資訊等敏感數據,因此隱私和安全問題可能會阻礙市場成長。美國於 2020 年 12 月通過了一項制定物聯網安全標準的法律。
- 缺乏標準化和高成本:缺乏標準化協定和通訊標準會限制將裝置整合到複雜的物聯網系統中,並妨礙其功能。 市場成長的另一個障礙可能是物聯網感測器的初始投資率較高。
物聯網感測器市場:主要見解
基準年 |
2159 |
預測年份 |
2025-2037 |
複合年增長率 |
29.3% |
基準年市場規模(2024 年) |
276.4億美元 |
預測年份市場規模(2037) |
7804億美元 |
區域範圍 |
|
物聯網感測器細分
網路技術(無線、Wi-Fi、ZIGBEE、Z-WAVE、NFC、RFID、KNX、有線、LonWorks、乙太網路、DALI、MODBUS、智慧型藍牙、智慧型藍牙/Ant+、藍牙 5、其他)
由於對靈活且可擴展的連接解決方案的需求不斷增長,預計到 2037 年,無線細分市場將佔據超過 83.8% 的物聯網感測器市場份額。無線允許物聯網設備和雲端之間的無縫連接。無線物聯網感測器所需的維護相對較少,這導致了更高的要求。此外,無線感測器可以部署在偏遠地區,這使得它們非常適合農業、智慧城市、醫療保健等應用。例如,巴塞隆納等智慧城市已經為節能廢棄物管理系統實施了無線感測器網路。 2023 年 9 月,Energous 和 InPlay 推出了適用於物聯網工業應用的低維護無線感測器。
在 Wi-Fi 網路的廣泛普及以及各行業對可靠、高速連接的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下,Wi-Fi 細分市場正在大幅擴張。 WiFi 網狀網路可將覆蓋範圍擴大到大範圍,從而能夠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連接物聯網設備。 Wi-Fi 6 的推出大大提升了成長潛力,因為它比其前身更安全、更快。 2022 年 9 月,Nordic Semiconductor 推出了雙頻 Wi-Fi6 nRF7002 配套 IC,旨在提供無縫 Wi-Fi 連線和定位。世界經濟論壇預計,到 2022 年,未來 5 年內全球將有超過 3.35 億個家庭成為智慧家居,因此,對支援 Wi-Fi 的物聯網感測器的需求預計將會增加。
感測器類型(觸控感測器、磁力計、{/40 }陀螺儀、壓力感測器、濕度感測器、 影像感測器、慣性感測器、溫度感測器、加速度計{/溫度感測器、加速度計 其他)
由於消費性電子產品和工業應用的需求不斷增長,物聯網感測器市場中的觸控感測器細分市場預計將在預測期內實現大幅增長。整合觸控介面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穿戴式裝置的大規模滲透是市場成長的關鍵驅動力。觸控感應器正在快速整合到汽車行業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 中,以改善用戶體驗。 2023年2月,漢高推出了一款用於物聯網感測器工程的新型感測器INKxperience套件,其中包含四種不同的技術,分別是洩漏偵測感測器、非接觸式液位感測器、正溫度係數加熱器和多區力敏電阻器。隨著觸控感測器的新創新,該細分市場預計將繼續保持成長曲線。
我們對 IoT 感測器市場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細分:
網路技術 |
|
感測器類型 |
|
垂直 |
|
想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研究报告吗?我们的研究团队将涵盖您需要的信息,帮助您做出有效的商业决策。
定制此报告物聯網感測器產業 - 區域概要
北美市場分析
由於智慧技術的進步以及多個行業對自動化需求的不斷增長,預計到 2037 年,亞太地區工業將佔據最大的收入份額,達到 43.4%。此外,對 5G 網路的投資不斷增加,正在加速物聯網感測器在各種應用中的採用。 2019 年,史丹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北美 66% 的家庭至少擁有一台物聯網設備,使其成為全球密度最高的地區。
由於各產業對連網裝置的需求不斷成長、智慧城市計畫、智慧家庭的增加以及技術創新,美國物聯網感測器市場正在快速成長。美國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特斯拉等公司在利用物聯網感測器實現自動駕駛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2024 年 9 月,特斯拉推出了 Actual Smart Summon (ASS) 系統,駕駛者可以使用語音命令召喚他們的車輛。
此外,2024 年 7 月,德州 Mccombs 進行了一項研究,強調了物聯網感測器在行銷中的重要性,指出在促銷展示和廣告看板中安裝物聯網感測器可以確保展示與廣告活動同時進行。隨著美國準備進入數位化新時代,各種應用對物聯網感測器的需求預計將在未來十年呈指數級增長。
在加拿大,由於各公司對智慧基礎設施和數位轉型的投資,該市場正在穩步增長。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政府對精準農業的持續投資,其中物聯網感測器用於收集眾多環境因素的即時數據。 2022 年 2 月,政府向 Ukko Agro Inc. 投資 87.5 萬美元,用於開發高效能害蟲防治的分析平台。 2023 年 11 月,ABB 加拿大公司與 GHGSat 簽署了第三份合同,為將於 2024 年發射入軌的 C12、C13、C14 和 C15 衛星製造光學感測器。
亞太地區市場分析
預計到 2037 年,亞太地區物聯網感測器市場將佔據超過 43.3% 的收入份額。消費性電子產品是引領亞太地區市場成長的關鍵領域。中國、印度、韓國和日本等國家正在利用物聯網解決方案來提高各產業的數位化程度。印度智慧城市使命和中國製造2025等政府措施正在推動市場成長。此外,越南、菲律賓和印尼等新興經濟體是經濟快速成長和各產業越來越多地採用物聯網的基石。
在印度,由於各行業數字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大量人口的需求,該市場正在呈現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長曲線。例如,政府正在推動在該國所有家庭安裝智慧電錶,預計將增加對物聯網感測器的需求。印度的智慧城市計畫預計將於 2025 年 3 月結束,對物聯網感測器的龐大需求由此產生。 2023 年 3 月,C-MET 開發的智慧數位溫度計、支援物聯網的環境監測系統和多通道資料擷取系統發布,重申了對本土開發的物聯網感測器的關注。
中國是物聯網感測器的領先市場,原因是各行業對自動化的日益關注推動了 5G 網路在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部署。政府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倡議旨在將中國定位為高科技產業強國。 2024 年 3 月,GSMA 的《中國移動經濟報告》指出,中國擁有 12.8 億獨立行動用戶和超過 8 億個 5G 連線。大規模滲透預計將繼續推動物聯網感測器的市場需求。 2023年6月,ABB與中國電信在中國杭州成立了工業物聯網聯合實驗室。此次合作旨在為中國公司開發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
韓國由於專注於成為數位革命的領導者,因此在預測期內該市場將出現激增。政府已將物聯網基本推進計劃等措施付諸實踐,以促進數位革命。該市場的特點是全球和本地公司爭奪收入份額。科學、資訊通信技術和未來規劃部的調查韓國物聯網協會強調個人化物聯網服務領域具有最可行的成長潛力。 2023 年 5 月,韓國土地和住房公司與資訊科技聯盟推出了智慧家庭平台,該平台提供了一個安全框架來使用物聯網感測器管理智慧家電。

主導物聯網感測器領域的公司
- 意法半導體
- 公司概覽
- 商業策略
- 主要產品
- 財務表現
- 關鍵績效指標
- 風險分析
- 近期發展
- 區域業務
- SWOT 分析
- 博世感測器技術
- TE Connectivity
- ABB 有限公司
- 漢高
- 思科
- Honeywell
- 華為
- 高通
- 英特爾
- 西門子股公司
- 英飛凌科技
- 森薩塔技術
- Monnit 公司
In the News
- 2024 年 5 月,Neonode 簽署了第一份觸控感測器模組技術授權協議。 YesAR 將授權 Neonode 觸控感測器模組技術,為其電梯和汽車行業的客戶開發尖端的全像資訊娛樂解決方案。
- 2024 年 1 月,ABB 收購了 Real Tech,透過在智慧水時代使用光學感測器技術擴大其影響力。此次合作預計將改善即時水質監測。
- 2023 年 3 月,西門子推出了 Connect Box,這是一款用於管理小型建築的智慧 IoT 解決方案。 Connect Box 可以簡化中小型建築的管理,並採用使用者友善的方法來監控建築性能。
- 2021 年 3 月,印度的 Jal Jeevan Mission 部署了基於感測器的 IoT 設備來監控農村飲用水系統。物聯網感測器有望解決農村供水管理的挑戰。
作者致谢: Abhishek Verma
- Report ID: 6435
- Published Date: Jan 10,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