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7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测和趋势亮点
开放银行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289 亿美元增至 2037 年的 4000 亿美元,2025 年至 2037 年整个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 22.4%。目前,2025 年开放银行的行业收入预计为 334.3 亿美元。
由于物联网的快速集成使交易数字化并提供创新的金融服务,开放银行市场正在不断增长。企业的目标是通过让支付变得更轻松、更安全来提高运营效率。例如,2023 年 2 月,布兰卡斯推出了亚太市场首个多银行 API,用于即时开户。新的银行套件 Account Opening API 允许公司通过嵌入功能(例如利息轴承和受监管储蓄账户)向用户提供金融科技体验。这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采用此类技术,从而提高了金融包容性。
银行和金融机构正在该领域进行竞争性投资,以提供广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整体消费者体验和满意度。此外,他们还专注于开发符合无缝运营监管框架的解决方案。例如,2024 年 12 月,Eviden 与 Ordo 和 ByzGen 合作推出了新的开放银行解决方案,以促进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直接支付。这个受 FCA 监管的支付平台旨在为直接借记和标准信用提供一种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案,从而提供一种安全、更快且简单的方式来收取定期账单付款。

开放银行业:增长动力和挑战
增长动力
- 加强生态系统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开放银行市场的生态系统因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蓬勃发展。这也有助于机构扩大可用服务的范围,以加速其在竞争动态中的增长和进步,从而为该领域带来创新范围。例如,2023 年 9 月,纽约梅隆银行与 Trustly 合作推出开放式银行支付解决方案,为商业应收账款提供担保结算。 Bankify 的开放式银行功能使最终用户能够直接从其银行账户轻松付款,无需信用卡或借记卡以及第三方平台。
- 技术进步:先进技术的介入推动了开放银行市场不断增长的消费者需求。智能财务管理和定制解决方案等广泛功能正在吸引更多消费者采用API。此外,各机构为用户实现无缝数据共享和集成所做的努力正在增加此类金融科技创新的采用。例如,2024 年 10 月,Neonomics 推出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支付和数据套件 Nello,以改变开放银行的采用。这款新的创新产品旨在提供前所未有的洞察、自动化和安全性,以实现更智能、更快速的支付和财务管理。
挑战
- 欺诈和网络犯罪风险:对隐私和网络安全的日益担忧可能会成为开放银行市场取得进展的障碍。与银行、第三方提供商和消费者共享敏感金融数据的风险可能会带来潜在威胁的机会。此外,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法规可能会通过应用复杂的强制性政策来阻碍该领域的采用。因此,领导者必须确保强大的数据保护,以保持消费者对此类数字服务的信任。
- 在与替代方案的竞争中难以生存:传统银行系统在与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和其他第三方提供商的竞争中常常失败,从而影响了开放银行市场的利润率。这可能进一步导致行业碎片化,使客户难以识别和选择最佳解决方案。它可以稀释银行对该行业的兴趣和消费者基础。此外,升级核心银行基础设施以采用此类先进技术可能会给这些机构带来财务负担,从而使其竞争更具挑战性。
开放银行市场:主要见解
基准年 |
2024 |
预测年份 |
2025-2037 |
复合年增长率 |
22.4% |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4 年) |
289亿美元 |
预测年份市场规模(2037) |
4000亿美元 |
区域范围 |
|
开放银行细分
部署模式(本地、云端、混合 SME)
在开放银行市场中,预计到 2037 年,云细分市场将占据超过 70% 的收入份额。基于云的解决方案的成本效益、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推动了对基于云的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无缝处理海量交易和数据交换,完美契合开放银行生态系统的特点。此外,实施这些系统时增强的安全性有助于组织保持合规性。例如,2024 年 6 月,Ozone API 与 Tuum 合作,遵守开放银行法规,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开放金融的商业化。云原生核心银行解决方案与基于标准的开放 API 平台的结合可以简化端到端业务流程。
金融服务(银行和资本市场、支付、数字货币、增值服务)
基于金融服务、银行和金融服务预计到 2037 年底,资本市场领域将在开放银行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在数据管理和计算方面实施先进基础设施的趋势不断增长,推动了该领域的需求。采用基于 API 的平台来简化运营增加了对这些服务的需求。银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现在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些解决方案来扩大其产品范围。例如,2024 年 4 月,渣打银行推出了一个新的开放银行市场,以加速现有和潜在客户对 API 的采用。该平台可以通过简化企业与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协作来缩短实施时间。
我们对全球市场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细分市场:
部署模型 |
|
金融服务 |
|
分发渠道 |
|
想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研究报告吗?我们的研究团队将涵盖您需要的信息,帮助您做出有效的商业决策。
定制此报告开放银行业 - 区域概要
北美市场分析
由于监管变化和技术进步,预计到 2037 年底,北美开放银行市场将占据约 31.4% 的收入份额。由于云和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该地区的影响力正在达到新的高度。对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的日益重视鼓励机构采用这些解决方案。例如,2024 年 2 月,美国跨国公司 FIS Widens 与 Banked 合作,为企业和消费者创建新的银行支付解决方案。两家公司的目标是利用开放银行、API 和实时支付服务的力量,让其全球和国内客户受益。
美国准备为开放银行市场的领导者培育优势,以创造可观的收入。政府为改善国内监管框架以提高银行业透明度而采取的举措正在推动云和 API 在该国的采用。例如,2024 年 10 月,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最终确定了一项规则,赋予消费者对其个人财务数据更大的权利、隐私和安全性。它在金融机构、信用卡发卡机构和其他提供商中实施,使消费者有权在切换到其他提供商时免费转换财务数据。
加拿大通过发布针对该领域的结构良好的方法,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国内开放银行市场奠定基础。政府通过引入有关透明度和消费者保护的指导方针,在促进整个地区采用开放银行业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2024 年 4 月,加拿大政府发布了建立消费者驱动银行框架基本要素的计划。该出版物提到了治理、范围、标准和制定技术标准的流程的各个方面。它还进一步阐述了在开发过程中与行业、联邦监管机构、联邦机构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的计划。
欧洲市场统计数据
由于英国、德国和法国等金融活跃国家的存在,预计欧洲的开放银行市场在预测期内将出现显着增长。这些发展中的市场是该地区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一直是实施监管举措和为参与者创造盈利环境的先驱。 OBIE 等权威机构在为开放银行打造创新友好型生态系统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激励全球领导人为这一进步做出贡献。例如,2023 年 6 月,万事达卡在欧洲推出了开放式银行创新项目“账户所有者验证”,以加速金融包容性。
英国开放银行市场高度重视通过允许国内领先者扩大业务范围,为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当局有责任通过加强金融基础设施来提高国家对这一领域的参与度。例如,2024年7月,开放银行卓越组织(OBE)推出了一项新计划“Open Banking in a Box”,以巩固该国在全球格局中的领先地位。这一经过验证的计划旨在为监管机构提供快速开放银行发展的最佳实践。
德国正在通过大力实施开放 API 和广泛的金融服务来培育开放银行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许多全球领导者正在通过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新产品和服务终端来为这种数字化转型做出贡献。例如,2024 年 10 月,Banfico 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新子公司 Banfico Europe GmbH,以加强本地运营并推动欧洲各地银行监管解决方案的创新。该分行旨在帮助区域银行实现 VoP 和 PSD3 合规性,以支持其在该地区不断增长的客户群。

主导开放银行格局的公司
- 埃森哲
- 公司概览
- 业务战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业绩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业务
- SWOT 分析
- 凯捷
- Virtusa Corp.
- F5, Inc.
- MuleSoft (Salesforce)
- Yodlee (Envestnet)
- 格子
- 思考
- Finiciity(万事达卡)
- TrueLayer
- 盐边
- Token.io
- 羽毛
通过引入创新的金融解决方案,开放银行市场正在向新兴经济体扩展。许多资本丰富的国家都表现出了在其核心银行框架中渗透高效数字生态系统的兴趣,为全球金融科技创新者创造有利可图的消费者基础。例如,2024年11月,Tarabut与FLOOSS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BENEFIT,在巴林推出首个集中式开放银行认证。以创新为主导的联合力量旨在通过消除多个身份验证步骤为客户提供无缝的应用程序到应用程序体验。此类关键参与者包括:
In the News
- 2024 年 11 月,Plumery 与 Payment Components 合作,通过将数字体验和支付流程与旧系统脱钩来实现全球金融机构的现代化。协作创新方法和专业知识旨在简化运营,同时维护现有的核心银行框架。
- 2024 年 10 月,万事达卡推出了一款新的开放式银行支持工具 Connect Plus,让账户持有人能够安全可靠地控制自己的数据。一站式数字数据门户支持搜索和关联银行账户以及实时授予和撤销第三方同意的功能。
作者致谢: Parul Atri
- Report ID: 6851
- Published Date: Mar 19,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