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规模及预测,按类型(侵入式、非侵入式);最终用户(医院、门诊手术中心、家庭医疗保健);产品、应用 - 增长趋势、主要参与者、区域分析 2026-2035

  • 报告编号: 5640
  • 发布日期: Sep 16, 2025
  • 报告格式: PDF, PPT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展望:

2025年,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规模超过14.2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26.7亿美元,在预测期内(即2026-203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6.5%。预计到2026年,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的行业规模将达到15亿美元。

Hemo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s Market Size
发现市场趋势和增长机会: 请求免费样本PDF

预计到2025年,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的行业规模将达到17.6亿美元。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扩张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心脏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

随着技术突破的到来,心血管医疗保健领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启了精密精准监测系统的新时代。例如,全球超过65亿人拥有智能手机,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数字化医疗保健的机会正在迅速增长。大量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各种非侵入性数字化医疗技术(例如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可以影响患者在冠状动脉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以及心力衰竭预防和管理中的行为。

此外,由于全球外科技术的快速变革,预测期内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将迎来大幅增长。例如,医疗保健领域正在迅速采用3D打印技术。2010年,美国仅有3家医院拥有即时医疗3D打印设施,而到2020年,已有超过110家医院拥有该技术。定制假肢、置换关节和牙种植体均采用该技术生产。此外,利用3D打印机制造皮肤组织、器官甚至药物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因此,最新技术设备的升级将直接推动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份额的提升。

关键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 市场洞察摘要:

  • 区域亮点:

    • 到 2035 年,亚太地区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将达到 38% 的份额,这得益于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医疗保健行业的蓬勃发展。
  • 细分市场洞察:

    • 预计到 2035 年,侵入式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将占据 60% 的份额,这得益于全球日益加重的心血管疾病负担,这些疾病需要先进的监测手段。
  • 主要增长趋势:

    • 人口老龄化与心血管疾病增多——年龄较大且经验更丰富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对于成年人来说,年龄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 (CVD) 的危险因素;然而,虚弱、肥胖和糖尿病等其他变量会加剧这些风险。众所周知,这些变量会加剧和加重与高龄发病相关的心脏危险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 70 岁以上患有心血管疾病 (CVD) 的人同时患有非心血管疾病。其中 70% 的人会患上心血管疾病 (CVD)。一项针对 65 岁及以上联邦医疗保险 (Medicare) 参保者的全国性综合研究表明,CVD 通常与糖尿病同时发生 (37
    • 人工智能 (AI) 与监测系统的集成
  • 主要挑战:

    •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成本高昂
    • 侵入性与非侵入性困境
  • 主要参与者: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Medtronic plc、Baxter International Inc.、LiDCO Group plc、Deltex Medical Group plc、Pulsion Medical Systems SE、Cheetah Medical、Nihon Kohden Corporation、GE Healthcare、Philips Healthcare。

全球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 市场 预测与区域展望:

  • 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 2025年市场规模: 14.2亿美元
    • 2026年市场规模: 15亿美元
    • 预计市场规模:到 2035 年将达到 26.7 亿美元
    • 增长预测:复合年增长率6.5%(2026-2035)
  • 主要区域动态:

    • 最大地区:亚太地区(到 2035 年占比 38%)
    • 增长最快的地区:亚太地区
    • 主要国家:美国、德国、日本、中国、英国
    • 新兴国家:中国、印度、日本、韩国、泰国
  • Last updated on : 16 September, 2025

增长动力

  • 人口老龄化与心血管疾病增多——年龄较大、阅历丰富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对于成年人来说,年龄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 (CVD) 的一个风险因素;然而,体质虚弱、肥胖和糖尿病等其他因素会加剧这些风险。众所周知,这些因素会加剧和加重与高龄相关的心脏病风险因素。

    最近的研究表明,超过三分之二的70岁以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时患有非心血管疾病。其中70%的人最终会发展为心血管疾病。一项针对65岁及以上联邦医疗保险参保者的全国性综合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通常与糖尿病(37-47%)、贫血(39-51%)和关节炎(41-46%)同时发生。由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直接有助于监测心血管疾病,全球对此类设备的需求持续激增。
  • 微创监测需求——由于合并症和年龄因素,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精确的术中血流动力学监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或低灌注导致的不良后果,需要设置适当的阈值。这些阈值在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差异,这种情况很常见。在目标导向治疗策略中,流量监测是围手术期液体管理的常态。

    为了评估和治疗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MIHM) 设备可以测量和跟踪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参数,例如血压、心输出量和血氧饱和度。MIHM 设备集成了无线和远程监测功能,能够实时传输数据并远程访问患者信息,这将进一步推动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实现预期增长。
  • 人工智能 (AI) 与监测系统的集成——通过分析从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患者报告信息收集的海量患者数据,AI 算法对于早期检测至关重要。这些数据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重要指标。

    处理完这些数据后,AI模型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和当前健康状况,创建独特的基线。AI与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的结合,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数据,助力治疗。这进一步助力市场实现收益倍增。

挑战

  •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成本高昂——当前生物多样性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物入侵。入侵的经济影响之大往往被忽视。关于外来物种入侵(IAS)造成的经济成本,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尤其对于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这些技术价格昂贵,且需要熟练的劳动力来运行,一些医疗机构可​​能会发现实施这些技术颇具挑战性。因此,预计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市场的增长将较为缓慢。
  •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能导致许多问题,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塞、感染、导管打结、球囊破裂和心律失常。动脉导管、血栓形成和闭塞等其他后果阻碍了市场的发展。
  • 侵入式与非侵入式的困境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规模和预测:

报告属性 详细信息

基准年

2025

预测期

2026-2035

复合年增长率

6.5%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5年)

14.2亿美元

预测年度市场规模(2035年)

26.7亿美元

区域范围

  •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
  • 亚太地区(日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韩国、亚太其他地区)
  • 欧洲(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北欧、欧洲其他地区)
  • 拉丁美洲(墨西哥、阿根廷、巴西、拉丁美洲其他地区)
  • 中东和非洲(以色列、海湾合作委员会、北非、南非、中东和非洲其他地区)

获取详细预测和数据驱动的洞察: 请求免费样本PDF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细分:

类型细分分析

预计到2035年,侵入式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将占据最大的收入份额,达到60%。全球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加重,需要先进的监测技术来准确诊断和及时干预,这将有助于提升该领域的市场收入。根据世界心脏联盟(WHF)最近的一份报告,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CVD)的人数从1990年的1210万增加到2021年的2050万。侵入式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能够提供详细的心血管参数,对于管理心力衰竭和败血症等复杂的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数据,心血管疾病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 31%。这些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凸显了对先进监测工具(例如侵入式血流动力学设备)的迫切需求,以增强患者护理并改善预后。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上升相关。老年人通常伴有多种合并症,因此侵入式监测对于精准和个性化的护理至关重要。

最终用户细分分析

由于全球医院的普及,预计到2035年,医院在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中的份额将达到40%,达到最高水平。根据最新估计,欧洲6%的急症护理医院平均每日发生医院相关感染(HAI),每年约有320万患者受到影响。全球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危重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使得医院内配备先进的监测工具成为必要。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对于评估和管理复杂病例至关重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包括心脏手术、血管介入和其他复杂手术在内的外科手术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医院需要全面的监测解决方案。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在确保接受各种外科手术的患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该领域的市场将会扩大。

我们对全球市场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类型

  • 侵入性
  • 非侵入性

最终用户

  • 医院
  • 门诊手术中心
  • 家庭医疗保健

产品

  • 监视器
  • 一次性用品

应用

  • 基于实验室的监测系统
  • 家庭监控系统
  • 医院监测系统
Vishnu Nair
Vishnu Nair
全球业务发展主管

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报告 — 联系我们的顾问,获取个性化见解和选项。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区域分析:

亚太市场洞察

预计到 2035 年底,亚太地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份额将占据最大的 38%。这一扩张将受到日本、中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地区等国家医疗保健行业日益增长的推动。到 2020 年底,中国将有 13.6 亿人享受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 95%。

此外,在日本,诊断、护理、医疗保健和预防保健等多个领域都在测试和推广人工智能的应用。新兴增长领域包括痴呆症护理、药物研发、基因医学以及影像诊断、治疗和手术辅助。预计到2025年,日本医疗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日元(90亿美元)。亚太地区对研发最新、最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的日益关注,正在推动市场扩张。

北美市场洞察

预计北美地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需求将在预测期内占据第二大份额。这一巨大的扩张将得益于该地区可穿戴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MIHM) 设备的快速发展。这些可移动的设备为患者提供了便利,使他们能够在持续的监测下开展日常活动。

这些设备无需进行侵入性操作,从而降低了感染和并发症的可能性。新型无创和微创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可用于追踪血流动力学趋势,并基于多种生理原理。对可穿戴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的高需求将推动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收入的增长。

Hemodynamic Monitoring Systems Market Share
立即获取按地区划分的战略分析: 请求免费样本PDF

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参与者:

    • 爱德华生命科学公司
      • 公司概况
      • 商业策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表现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影响力
      • SWOT分析
    • 美敦力公司
    • 百特国际公司
    • LiDCO集团有限公司
    • Deltex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 Pulsion医疗系统公司
    • 猎豹医疗
    • 日本光电公司
    • 通用电气医疗集团
    • 飞利浦医疗保健

最新发展

  • 美敦力于 2023 年 8 月以 10 亿美元收购了一次性胰岛素笔领导者 INPEN。此举将美敦力的糖尿病管理产品组合扩展到泵和连续血糖监测系统之外。
  • 美敦力于 2023 年 9 月与 Verily Life Sciences 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来设计和开展更高效的临床试验。此举旨在加速为患者带来新的医疗技术。
  • Report ID: 5640
  • Published Date: Sep 16, 2025
  • Report Format: PDF, PPT
  • 获取特定细分市场/地区的详细见解
  • 咨询适用于您行业的报告定制服务
  • 了解我们为初创企业提供的特价方案
  • 请求报告关键发现的演示
  • 了解报告的预测方法
  • 咨询购买后的支持与更新
  • 了解公司层级情报的附加内容

有特定数据需求或预算限制?

常见问题 (FAQ)

2026年,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的产业规模估计为15亿美元。

2025 年全球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规模超过 14.2 亿美元,预计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 6.5%,到 2035 年收入将达到 26.7 亿美元。

到 2035 年,亚太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市场将占据 38% 的份额,这归功于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医疗保健行业的不断发展。

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Medtronic plc、Baxter International Inc.、LiDCO Group plc、Deltex Medical Group plc、Pulsion Medical Systems SE、Cheetah Medical、Nihon Kohden Corporation、GE Healthcare 和 Philips Healthcare。
获取免费样本

免费样本包含市场概览、增长趋势、统计图表、预测估计等丰富内容。


联系我们的专家

Radhika Pawar
Radhika Pawar
高级研究分析师
Get a Free Sample

See how top U.S. companies are managing market uncertainty — get your free sample with trends, challenges, macroeconomic factors, charts, forecasts, and more.

购买前咨询 请求免费样本PDF
footer-bottom-log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