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37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测和趋势亮点
云物流市场的规模在 2024 年将超过 215.1 亿美元,预计到 2037 年将突破 1078.1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即 2025 年至 2037 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 13.2%。到 2025 年,云物流的行业规模预计将达到 237.8 亿美元。
物联网 (IoT) 和人工智能 (AI) 等先进技术在各行业物流领域的快速采用预计将在预测期内推动云物流市场的发展。对可扩展和灵活的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供应链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不断上升,也是导致市场扩张的几个因素,这表明关键参与者有大量机会。 2024 年 6 月,亚马逊宣布拟在德国投资总计 100 亿美元,以促进创新并为在德国扩展其云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提供支持。

云物流行业:增长动力与挑战
增长动力
- 物流和物流模式的转变运输管理系统 (TMS):供应链正在迅速变化,并且正在转向 ERP,以提供对物流的控制和供应链的可见性。它为所有供应链利益相关者提供资源和工具,包括供应商、调度员、运输、仓储、财务、销售、采购、客户服务和执行管理。有效的 TMS 有助于立即获取客户订单,有助于更好的决策、货运审计和付款、战略性管理成本并降低供应链中的风险。基于云的物流是在提供商的云或单个服务器上运行并由多个调度员使用的在线平台。
通过这些多租户解决方案,客户可以深入了解海运拼箱/整箱、空运零担/整箱、公路和铁路运费,这些运费归因于供应链中出库和入境活动的可见性。包括射频识别 (RFID) 在内的现代技术整合了货物、库存和货物的实时跟踪。 2023年11月,海鸥科学推出了BarTender Cloud,这是仓储、制造、物流和零售领域RFID标签生产的事实上的标准。它消除了本地硬件和相关的支持成本,从而有助于成本管理。 - 激烈的竞争环境引领产品创新:由于新技术的渗透、市场进入者、客户期望和新的业务模式,运输和物流 (T&L) 目前正在经历重大发展。初创公司的出现正在探索平台和人群共享解决方案等技术,以减轻最后一英里交付的成本。随着初创公司的进入以及他们与现有企业的合作以实现服务多样化,市场变得支离破碎。
当前的行业领导者通过战略性收购规模较小的企业来争夺主导地位,并通过努力合并来实现规模化。例如,2024 年 4 月,Titan Cloud 收购了 TRUEFILL,以提高车队利用率、降低燃料供应成本和耗尽、提高承运商管理效率并降低货运成本。此次收购巩固了泰坦云在下游燃油云物流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整合了供应链的端到端实时监控。
此外,2022年3月,联邦快递与微软合作推出了针对电子商务的跨平台云物流解决方案。 Dynamics 365 智能订单管理利用 FedEx Surround 解决方案、Microsoft Azure 技术和人工智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贸易和电子商务的需求。 2020 年 10 月,e2open 和 Uber Freight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出用于数字货运经纪费率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API) 并简化 TMS。主要参与者正在创新机器对机器的包裹站装卸,以实现最后一英里的交付。自动驾驶汽车的蓬勃发展和虚拟货运代理业务模式的出现将在预测期内支持人群共享平台的采用。
挑战
- 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增加:依赖互联网连接来提供云物流解决方案的公司很容易受到与网络中断和连接问题相关的固有风险的影响。组织可能不愿意完全采用云物流解决方案,因为他们担心系统停机的可靠性以及对其物流运营和企业整体成功的潜在负面影响。
- 标准化和互操作性问题:由于物流利益相关方使用不同的技术和系统,缺乏通用协议和互操作性,云物流的采用受到限制。这阻碍了基于云的物流的资本化。难以统一跨平台的通信和数据交换,从而发挥潜力。
云物流市场:主要见解
基准年 |
2024 |
预测年份 |
2025-2037 |
复合年增长率 |
13.2% |
基准年市场规模(2024 年) |
215.1亿美元 |
预测年份市场规模(2037) |
1078.1亿美元 |
区域范围 |
|
云物流细分
类型(公共、私有、混合、多重)
在预测期内,云物流市场的公共部分预计将占收入份额的 39%。云物流行业的这一部分由第三方提供商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解决方案组成。这些提供商托管并维护物流软件和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可扩展的按需物流解决方案,而无需硬件或软件支出。
SaaS 解决方案提供对云物流系统的订阅访问,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了灵活性和成本效益。这进一步推动了云物流市场的战略合作。例如,2023 年 8 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 Shiprocket 宣布与基于 SaaS 的无人机交付解决方案提供商 Skye Air 合作,以彻底改变印度的电子商务并通过无人机交付货物。因此,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体验并推动云物流市场的增长。
操作系统类型(原生、基于网络)
基于网络的操作系统 (OS) 细分市场将在预测期内以 53% 的收入份额主导云物流市场。这些系统可以轻松访问物流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即时跟踪、库存控制以及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合作。该领域的一个新兴趋势是将基于网络的操作系统与基于云的物流解决方案相结合,以提高用户的可访问性和可扩展性。 Zebra Technologies 于 2024 年 6 月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拥有实时可见性的美国组织有可能将产品召回率减少多达 70%。
企业规模(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
到 2037 年,大型企业细分市场预计将占据云物流市场份额的 74%。在云物流领域,大型组织通常被认为是拥有庞大运营规模和大量物流需求的企业。大型公司现在正在利用实时跟踪和预测分析等现代技术来优化其物流流程,从而提高运营效率、提高供应链的可见性并提高整体效率。
例如,2024 年 4 月,Easyship 透露其与 FedEx 签订了协议。该协议旨在为美国各地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广泛的及时、经济高效且可靠的运输选择。 Easyship 用户将可以独家享受所有 FedEx 服务的全新运费优惠,从而促进云物流行业的扩张。
我们对云物流市场的深入分析包括以下细分:
类型 |
|
操作系统类型 |
|
企业规模 |
|
垂直行业 |
|
想根据您的需求定制此研究报告吗?我们的研究团队将涵盖您需要的信息,帮助您做出有效的商业决策。
定制此报告云物流产业-区域概况
北美市场统计数据
预计到 2037 年,北美行业将占据 40% 的大部分收入份额。该地区拥有完善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广泛利用尖端技术,并且高度重视创新。此外,北美企业高度重视供应链优化和效率提升。这导致对基于云技术的物流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
著名的云服务提供商和科技巨头增强了美国在云物流市场的主导地位,它们吸引了投资并促进了持续扩张。此外,2024 年 2 月,C.H. Robinson 是一家全球物流公司,开发了一项创新技术,可显着提高货运或航运的效率。这项技术无需在货物的取货和送货地点手动安排预约。
云物流在加拿大的广泛采用受到成熟的电子商务行业的显着影响。主要行业参与者,包括 Blockhead、BlueRover、Mavennet、Optel 等,都在拥抱云物流市场的技术改进。
亚太地区分析
由于快速工业化、电子商务业务增加以及对数字技术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等因素,预计到 2037 年,亚太地区将占全球云物流市场份额的 25%。
印度庞大的人口和异构的经济为云物流提供商提供了满足多样化供应链需求的潜力。 2023年,ITLN报告称,44%的印度企业打算在未来三年内实施基于云的物流服务交付资产跟踪系统。云平台有助于将各种解决方案集成到现有生态系统中,并提供轻松扩展和适应的能力。此外,某些公司现在选择使用本地系统进行资产跟踪。
中国云物流市场预计将经历激烈的竞争和整合,因为各公司致力于提供更先进的定制解决方案,以满足当代供应链管理不断变化的要求。中国著名的运输公司包括中国外运、拓领集团、德铁信可、DHL、顺丰速运、德邦物流、京东物流、CN Logistics、邮船物流等,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在日本,企业对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可扩展性和可见性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可能会推动对基于云的解决方案的需求,从而导致该地区的市场扩张。 Yamato Holdings、佐川县、日本邮政和亚马逊日本是加速云物流市场扩张的几家关键参与者。

主导云物流格局的公司
- 甲骨文
- 公司概览
- 业务战略
- 主要产品
- 财务业绩
- 关键绩效指标
- 风险分析
- 近期发展
- 区域业务
- SWOT 分析
- 贾克斯
- JDA
- Bwise
- IBM
- 微软
- C.H.罗宾逊
- MetricStream
- Trimble
云物流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并利用云计算来改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营。一些主要参与者使用产品发布和审批以及行业领导者联盟等增长技术来提高效率并提供实时供应链洞察。
In the News
- 2024 年 2 月,Oracle 正在增强 Oracle Fusion Cloud Supply Chain & 的物流能力。制造(SCM)协助企业提高全球供应链的效率。 Oracle 运输管理和 Oracle 全球贸易管理(Oracle Cloud SCM 的组成部分)的增强功能将帮助客户通过提高可见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费用、自动化监管合规性和增强决策来优化其物流运营。
- 2021 年 1 月,IBM 宣布有意收购著名的云专业和托管服务提供商 Tais。 IBM 正在增强将数据迁移和转换到云端的能力,这是其扩展混合云平台雄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致谢: Abhishek Verma
- Report ID: 6320
- Published Date: Nov 27, 2024
- Report Format: PDF, PPT